【來源:搜狐財經】 【作者:樊震 錢鵬飛】 
 
  2005年揚子江藥業集團產銷雙雙突破100億元,以優異的成績刷新了中國制藥企業發展的歷史記錄。從1996年起,揚子江藥業集團以每年銷售、利稅保持30%以上的增幅一路奔跑。在“揚子江速度”神話的背后,端坐著一位傳奇式的領軍人物?徐鏡人,握手有力,思維敏捷,與其說采訪這位企業家還不如說是我們的學習和提升。2006年3月12日晚,這位全國人大代表、謙遜樸實的長者接受了搜狐財經的專訪。

  看病難看病貴是系統問題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徐鏡人在今年在兩會上提出的意見依然離不開他的“老本行”--如何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是這個從事醫藥行業幾十年得企業家一直關注得問題。徐鏡人在接受我們專訪時開門見山的表示,看病難看病貴不是某一兩次會就能解決的,也不是一兩個部門能夠解決的。大家現在應該充分的肯定中國的醫務工作者,大多數醫務工作者是應該受到尊重的。至于目前的商業不正之風,不單單在醫療領域。  
 
  看病難和貴那是一個復雜的事件,是個系統和機制的問題。問題的癥結不僅僅在醫院、醫生、醫藥公司身上?!搬t療腐敗”的根本解決,應該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研究,不要一竿子打到!

  “雙百億”只是鼓勵

  這位歷經市場風雨洗禮的企業家,并沒有因為創造了“雙百億”的業績,成為市場的領頭羊而沾沾自喜。肩承振興民族醫藥產業的重任,徐鏡人始終“食不甘、寢不安”。徐總在回答如何看待“雙百億”的戰績時,這位謙虛的長者稱,揚子江目前只是中國制藥業的“大個子”,但與世界500強甚至國內其他行業的大企業集團相比,揚子江的個頭還非?!鞍 薄Ec國際醫藥巨頭輝瑞461億美元的銷售業績相比,揚子江甚至還不抵人家的一個零頭。而號稱“中藥大國”的中國,在世界中藥市場占有率上,更是比不及韓國和日本。徐總自稱“揚子江”目前還沒有理由去驕傲,未來還有漫長的道路要求,“雙百億”只是一個鼓勵,未來更有廣闊的市場,民族產業大旗仍需要扛下去!

  科技創新為原動力再上新臺階

  創新是企業的活力之源,科技創新又是源泉的根本。當今醫藥行業競爭激烈、強手如林,揚子江成為中國藥業的領頭羊靠的是把科技創新的優勢轉化為競爭的優勢,據徐鏡人透露近幾年公司用于科研經費的投入累計達到10多億元,揚子江這幾年共建了9個藥物研究所,而在十一五期間公司的投入將更大。徐鏡人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其十一五期間的創新“夢想”??揚子江將在本月底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巡回大檢查公司所有的研究所十一五期間的創新規劃,06年的目標是拿出多個創新產品的立項。

  在談到藥品的知識產權時,徐總不無遺憾的表示,由于種種原因,揚子江目前只有十幾種藥品具備自主只是產權,而且全部集中在中藥方面,西藥方面更多的為“仿制藥”。但揚子江正在朝西藥方面挺進,爭取在西藥的自主知識產權上有所建樹。

  不缺資金、不搞多元化、不搞兼并

  徐鏡人,氣質風度上并不張揚,甚至還顯得內斂。在他領軍的揚子江更是以穩健而著稱。用他自己的話說:“我主張企業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向前走,”??赡苁呛凸P者老鄉的原因,徐總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顯得更加隨和,徐總笑稱,揚子江目前有很好的現金流,銀行的負債率一直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水平。在談到國內其他醫藥企業的資本運作時,徐鏡人顯得更加的穩健和務實,而談到企業自己本身時,徐總稱揚子江不搞多元化、也不搞兼并收購,徐總在接受采訪時謙虛的表示,揚子江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我們前面的路還很長,很多的工作需要我們去做,其中有兩大工作重點,一是使人民吃得起藥,二是迅速使中國得中醫藥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