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大學畢業的白廣龍來到了揚子江藥業集團,當上了一名車間操作工。每次遇到機器出現故障,設備維修師傅來維修時,白廣龍都會幫維修師傅們遞遞工具、打打下手。漸漸地,他感受到修理的樂趣,就跟在師傅后面學習,平時自己處理一些小問題。當時,車間缺少固定的設備工程師,維修師傅們就向車間領導推薦了這個剛出校門、辦事牢靠又勤快的小伙子。藥物分析專業出身的白廣龍陰差陽錯地成為了一名設備工程師。
 
由于沒有系統學習過機電專業,他跟著師傅們跑遍了車間的粉碎、配方、終混等各個工序,漸漸地生產線的每一處設備他都了如指掌。
 
2012年,白廣龍負責配方崗的設備維修。一天,有一臺濕法制粒機無法正常開機工作,他從配電房一路查到機器觸摸屏,從中午到晚上花了大半天時間也沒找到問題癥結。為了保證正常生產,束手無策的白廣龍請來專業電工師傅幫忙,電工師傅僅花了1個多小時就成功解決了問題。這件事對白廣龍觸動很大,激勵著他更加努力地去汲取設備維修專業知識、積累實戰經驗。
 
2014年,固體制劑2號車間建成投產,工作了8年的“老師傅”白廣龍也開啟了新的職業生涯,成為這個新車間灌裝工段的工段長兼設備工程師。他每天都要進行設備操作、復核、中控、巡檢,工作時刻充滿挑戰。“設備有問題,找大白啊!”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大白,他也像“大白”一樣不辭辛苦地幫助同事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
 
白廣龍在工作中非常注重摳細節,對于設備不會有絲毫馬虎。去年年底,車間新引進的聯動線設備到廠,在供應商的指導下,白廣龍每天在車間忙于安裝調試設備,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他告誡同事,在設備運行階段,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哪怕是最后裝箱工位的小故障,也會導致整條線癱瘓。“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把設備維護好,設備故障率低,生產效率才能高。”白廣龍總是這樣跟他的同事說。